Product category
发布时间: 2024-05-31 14:53:06 | 作者: 蔬菜加工系列
原标题:科技助力 石柱把小辣椒做成了富民兴县的大产业全县辣椒基地面积30.3万亩,年产椒29万吨;椒农收入11.5亿元,综合产值16.8亿元;四分之三的乡镇种植辣椒,三分之二的农户吃着“辣
全县辣椒基地面积30.3万亩,年产椒29万吨;椒农收入11.5亿元,综合产值16.8亿元;四分之三的乡镇种植辣椒,三分之二的农户吃着“辣椒饭”16年励精图治,令如今的石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调味品原辅料(辣椒)种植基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石柱能把小小辣椒做成富民兴县的大产业,来自科技的支撑功不可没。科技元素的不断注入,使石柱的辣椒产业从“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升级为良种、良法、加工并举的现代农业,并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综合效益,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今年“五一”,石柱三益乡大堡村青树组辣椒种植户岳启林夫妇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放假3天,夫妇俩几乎都是在辣椒地里度过。在他们的精心侍弄下,五亩辣椒苗长势喜人。
岳启林夫妇今年种植的辣椒,面积几乎比去年翻了一倍。“生产有技术,销售有门路”,全县辣椒产业红火的发展局面,为岳启林夫妇今年扩大辣椒种植规模,服下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我们乡规范化种植辣椒3900亩,覆盖全乡279个贫困户。目前正在兴建辣椒烘烤设施和扩大泡椒加工能力,可以对本地以及周边乡镇鲜椒进行初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拓宽鲜椒销路,带动贫困户就近务工”三益乡党委书记周红福说。
三益乡可谓石柱现代辣椒产业的发源地。早在2001年,石柱便从贵州引进优质尖椒,在三益乡试种500亩并喜获丰收。石柱辣椒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大幕,由此拉开。
翌年,石柱首个辣椒专业合作社“三益乡辣椒专业合作社”诞生,并注册了国内首枚以辣椒命名的商标“三益牌”。当年,石柱全县辣椒种植培养面积便发展到36330亩,产椒21947吨,实现产值3486万元。
随后几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农户为主体、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的发展模式,石柱的辣椒种植培养面积呈爆发式增长,产业效益节节攀升。全县成立了县辣椒行业协会,培育了35个辣椒专业合作社,拥有45个会员单位。先后拿下“中国辣椒之乡”和“中国辣椒百强县”两大“金字招牌”。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石柱25个街镇乡、164个村、700多个组近8万农户种植辣椒,基地面积30万亩、年产鲜辣椒29万吨以上,产业产值16.8亿元以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石柱的辣椒产业之所以能做大做强,离不开来自科技的强大支撑。
在位于龙沙镇油坊村的石柱县辣椒科技园(下称“科技园”),温室内的辣椒苗“乘坐”在白色的“穴盘”上,漂浮于充满营养液的水槽中,煞是惹眼。包括三益乡在内,石柱辣椒优质壮苗,大多是采用这种漂浮育苗技术育成的。
据石柱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辣椒科科长秦大提介绍,由于多年来辣椒连作,导致近年来石柱辣椒病虫害滋生严重。以传统土壤育苗方式培育的辣椒苗移栽时,容易携带病虫害,影响着石柱辣椒的单产和品质。
为解决这一问题,石柱通过近几年的反复实践,成功将原本多用于花卉育苗的“漂浮式育苗”方式引入辣椒苗培育。
这种育苗方式装有轻质育苗基质的泡沫穴盘漂浮于水面上,让穴盘上的幼苗从基质和营养液中吸收水分与养分。
与传统土壤育苗方式相比,漂浮式育苗具有管理简单、用工少、节省种子、出苗整齐、病害少等优点,移栽成活率提高了30%左右。目前,石柱这种辣椒育苗方式已在石柱全面推广。
漂浮式育苗只是石柱县辣椒研究所众多科研成果之一。如果把石柱的辣椒产业视作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石柱与市农科院联合成立的辣椒研究所,无疑是为这台机器提供核心动力的“发电机”。
建于2007年的科技园,是石柱辣椒研究所的科研基地。该园占地40亩,建有智能玻璃温室2栋3110平方米,连栋膜温室3栋4300平方米。
近年来,辣椒研究所利用这一平台,开展辣椒育种材料提纯、创制、杂交新组合试配与观察鉴定等育种研究,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辣椒杂交新品种18个,提纯复壮常规品种2个。其中,石辣1号、石椒5号两个品种已通过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此外,辣椒研究所还在科技园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开展辣椒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石柱推广的优良辣椒品种10多个。
通过科技园这个科研平台,辣椒研究所开展了辣椒病害药效、辣椒肥效、辣椒连作障碍克服、水肥一体化等试验示范,集成了《石柱红辣椒标准化栽培技术手册》,为石柱无公害和绿色辣椒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技园自主研发的“辣椒打种机”获得专利,破解了辣椒规模制种取种难题;改良组装的辣椒半自动播种机,其播种效率是人工播种的5倍以上;每年举办的生产技术培养和训练,有力地促进了辣椒实用科技的推广。
科技园的持续“发力”,使石柱辣椒的生产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辣椒单产提高500公斤/亩以上、农户种植效益增加2000元/亩左右。
辣椒要制成产品,脱水干燥往往是第一步。石柱与市农科院农机所合作,研发出自动热风循环辣椒干制生产线,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土炕法硫超标难题。
目前,石柱已建成48条自动热风循环辣椒干制生产线,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辣椒机械化干制加工,使全县辣椒干制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最新消息是,这些干制生产线将在今年内,通过技术升级实现“煤改气”,从而更加节能环保。
在这些辣椒干制生产线中,谭妹子金彰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拥有最大的一条,可日处理鲜椒60吨以上。这也是全国最大的辣椒干制生产线。
通过科学技术研发,谭妹子已成功开发出鲊海椒、柴火糊辣壳、油泼辣子等系列土家特色风味产品,远销全国多地市场,被誉为重庆的“老干妈”。
“10多年一路走来,利好的政策一路为我们的发展保驾护航。县里定期组织的科技培训,让企业的生产技术不停地改进革新升级,发展慢慢的变快!”谭妹子“掌门人”谭建兰说,来自科技的支撑,让谭妹子把辣椒这个昔日农家餐桌上的“一碟小菜”,做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在加工上,石柱鼓励企业科研创新,成功研发出“麻辣火锅底料”、“酸菜鱼佐料”、“鲊海椒”、“重庆麻辣小面”等“石柱红”牌系列调味品200多个品种。全县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借助辣椒原产地的优势,不断注入科学技术创新元素,10多年来,石柱先后培育出26家象谭妹子一样的本地辣椒加工公司。此外,石柱还引进了包括德庄、小天鹅在内的6家知名食品企业,生产加工以辣椒为主要成分的调味品。
科技元素地不断注入,与当地产业政策扶持、机制创新产生了极好的“化学反应”。石柱辣椒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美等地。石柱红辣椒干、石柱红辣椒商标分别被认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和“重庆市著名商标”。去年,石柱辣椒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辣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在三河镇,一株株刚入土的椒苗在微风下轻轻摇曳,条块分明的白色薄膜在公路沿线蔚为壮观。
“我们今年种植的是石辣1号和艳椒425这两个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亩产能达到2500斤左右,每亩产值在4000元左右。”据三河镇镇政府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三河镇已成立2个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包括所有贫困户在内全镇农民,参与种植并实行订单回收。
据悉,三河镇共有辣椒种植户2500余户,种植培养面积8000余亩。其中建卡贫困户224户,种植辣椒600余亩。辣椒专业合作社对92户贫困户实行股权收益扶贫,每年户均分红960元。在辣椒收购环节,每年为农户提供临时务工岗位80余个,可实现收入5000至6000余元。通过订单保护收购、就近务工收入、股权收益分红,椒农年户均增收达8000元以上。
和三河镇一样,辣椒产业带来的“红利”,已成为石柱贫困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全县85个贫困村中,种植辣椒的贫困村就达63个。统计显示,去年,石柱7219个贫困户共种植辣椒2.6亩,贫困农户种椒收入7000多万元,户均收入100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