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ategory
发布时间: 2024-06-16 12:43:18 | 作者: 豆制品加工系列
12月9日,第十一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将在淮安开幕。“稻博会”是稻米产业,也是农副产品的全国性盛会,这次是第四次花落淮安。这个重要的博览会如此青睐淮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淮安的农业“品牌方阵”已逐渐形成了全国性影响。
中国最值钱的淡水水产品牌在哪里?答案是淮安!去年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认定“盱眙龙虾”的品牌价值65亿元,居国内淡水水产品品牌榜首位。一只各地都有的龙虾,被淮安人锻造成引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金字招牌”,盱眙龙虾的故事成为中国农业品牌化的经典。
12月5日,洪泽湖水产批发商业市场,成对洪泽湖大闸蟹规格蟹(4两重公蟹,3两重母蟹),每斤卖到140到160元,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仅仅用了4年时间,“洪泽湖大闸蟹”这个农业品牌的后起之秀,就成为农产品市场上的巨人。拥有注册商标的洪泽湖大闸蟹年销量突破万吨,销售额突破30亿元。
很难想象,不起眼的淮安红辣椒,年销售额也达到40亿元。“淮安红椒”是江苏省第一个设施蔬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神奇的淮安红椒,价格常年比普通辣椒贵一倍,从南京到上海乃至广东,到处都有它的火红身影。
“淮安红椒”入选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苏淮猪”则被农业部列为16个主导品种之一,是我省被列入的唯一畜禽品种。还有“新象小麦粉”、“淮安大米”淮安一大批“农字头”品牌跻身“国家队”,摘下“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金字招牌。而“国家队”的身后,更有着一个庞大的品牌方阵。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农产品发展的方向,今年淮安市“三品”增加417个,新增数全省第一。淮安还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及证明商标14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既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顺应淮安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淮安市委副书记练月琴说,近年淮安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建设,目的是想通过品牌的引领,促使淮安从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
“几年前我们的螃蟹送到苏州、上海去卖,卖不上好价钱,赚不到多少钱。”洪泽县螃蟹养殖大户董继友回忆当时的艰辛,连连叹息。他当时很不平:“我们的螃蟹不比人家的差,但就是卖不出价钱来。有些人把我们的螃蟹收过去,贴上别的牌子,价格马上翻番。”
但现在不同了,“品牌响了,价格就上来了。”董继友说。仅用4年,“洪泽湖大闸蟹”名声大噪,身价陡增,螃蟹卖到了全国各地。
“不管是养螃蟹的,还是卖螃蟹的都赚到了钱!”这是洪泽湖水产批发商业市场螃蟹销售商段坤的感受。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大闸蟹今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洪泽县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清浦区黄码乡农民李跃进在城里买下一套30多万元的商品房。他说,那都是种大红椒赚的钱,他家6亩大棚每年赚两三万元。像李跃进一样,几年间,清浦区数万农民的生活已被“淮安红椒”等特色蔬菜悄悄改变。2011年,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余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56岁的蒲加标是淮安区席桥镇蒲马村菜农,他家种了50多亩包菜。“今年种菜纯收入七八万元吧。”蒲加标种了好多年的菜,但现在的种菜和以前大不一样。“种什么不用烦,合作社先试种再推广。怎么种不用烦,合作社有技术指导。卖菜也不用烦,合作社统一收购。”
安蒲马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马玉堂和记者说,蒲马村是传统的蔬菜村,但以前都是小农经济,碰到市场好,赚得喜笑颜开,碰到“菜贱伤农”,亏得血本无归。2007年成立合作社以后,大家在“蒲马”的牌子下抱团致富。“村里的菜暂时卖不掉没关系,合作社建了1000吨冷库,还引进2家蔬菜加工厂,50%的菜不出村就能加工成脱水蔬菜。”
据统计,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6000多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提供从生产到加工、销售所有的环节的服务,带领约80万农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30多年前,才15岁的颜士清就开始做农产品生意。“早上3点起床,用板车拖着蒜头走60里路,到阜宁的镇子上卖。一天能赚2块4角。”他说,当时做农产品生意,主要靠能吃苦,有的人靠“吹牛皮”、“说巧话”。“现在得靠品牌。”颜士清现在是淮安晶星米业董事长,公司生产的“楚东”牌大米是江苏省名牌产品,获得过“中国稻米博览会优质稻米奖”,远销上海、云南等15个省市。
“我们的米要比别人每斤贵3毛钱。”颜士清解释说,仓储的温度高于25度,稻谷就“死”了,储存不好的稻米一过夏天口感就马上变差。所以,前年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3万多吨储存能力的现代化粮食储备库,“我们卖出去的米一年四季的质量都很稳定”。
稳定的品质追求加上不懈的品牌创建,正在给淮安农业从生产方式到组织方式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淮安红椒只是淮安农业化的一个缩影。”清浦区农业开发局负责人况孝权介绍,近年来,他们注意不断改善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目前,全区设施化大棚蔬菜面积达12.8万亩,设施农业比重达61.47%,位居全省第一。
“我们推动农业品牌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更是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市农委主任张进成和记者说,淮安致力于“品牌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促使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通过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等立体手段,来推进农业标准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